5月的马达加斯加正值金秋。在距离首都塔那那利佛35公里外的马义奇镇,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非洲分中心的试验田里,65岁的中国杂交水稻技术专家胡月舫正与当地农民们一起抢收本季的最后一批水稻。“这两天雨水多,温度低,必须尽快收割完。”胡月舫戴着宽沿草帽,草帽下面是黝黑的脸庞和脖子。
水稻是马达加斯加的主要农作物,占该国农业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然而,受制于种子质量、种植技术、基础设施等多重因素,马达加斯加的稻米产量始终无法完全满足本国民众口粮需求,仍需依赖进口。为实现粮食自给自足,自2007年开始,马达加斯加与中国展开杂交水稻技术合作。
(资料图)
2008年底,胡月舫离开湖南益阳老家,以杂交水稻技术专家的身份来到这座非洲岛国。刚到不久,胡月舫就意识到,这里的自然环境与中国国内大相径庭,照搬国内的研究经验并不现实。马达加斯加气候条件复杂多样,有热带雨林、热带草原、半干旱等多种气候。同时,高、中、低海拔地区不同的温度和降雨条件,也给杂交水稻的适应性研究提出严峻挑战。
从事水稻研究,需要常年驻扎在偏僻的农村地区。住农户家的草棚子,收集屋顶铁皮瓦上的雨水当饮用水,徒步去十几公里外的市场购买生火做饭的木柴……为了找到适应性最好的杂交水稻品种,十余年间,胡月舫和他的技术团队几乎跑遍了岛上所有的水稻种植区。
2010年,胡月舫带领团队成功培育出三个适应当地高、中、低海拔地区的杂交水稻品种,在马达加斯加全国推广种植。“这三个杂交水稻品种每公顷的产量是马达加斯加常规稻的三到四倍。”胡月舫说。
中国杂交水稻产量高、米质白、口感好,成为马达加斯加从政府到民间的共识。但是,杂交水稻的种植也是个技术活。“过去,马达加斯加的农民不习惯精耕细作。他们只了解何时播种、何时收割等一些简单的农业技术,而如何保水保肥、对种子进行提纯优化……他们都完全没有概念。”胡月舫说。
在扎根马达加斯加的十几年间,胡月舫带领团队培训了数百名本地的农业技术人员和水稻种植户,平时在田间地头随时随地的农业技术指导数不胜数。“有时候农民临时遇到棘手的技术问题,如果离得近,我骑着摩托车就去了;远的地方,我就远程电话沟通指导。”
在位于岛屿东部海岸的塔马塔夫省,当地农民试图将齐腰深的沼泽地改造为稻田。可是一到雨季,上游的水一冲下来,整片稻田就像船一样被推走了。胡月舫实地了解情况后,提出要改变土质结构,把土壤底部的地下水排出来,通过“开渠引水”,最终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
在胡月舫和其他中国技术专家的共同努力下,目前,中国杂交水稻在马达加斯加累计推广面积已达5万多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可达7.5吨左右。马达加斯加距离实现粮食自给自足的目标迈近了一大步。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专家们继续为在马达加斯加寻找适应性更强、产量更高、品质更好的杂交水稻品种而努力。他们的科研成果也有望惠及整个非洲。据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非洲分中心执行主任张立军介绍,中心希望依托中国杂交水稻领先全球的技术,通过中非杂交水稻技术合作,助力非洲早日实现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的目标。
(文章来源:新华社)
标签:
- 美股三大股指集体收跌 英伟达大跌5.68%
- 伊斯兰合作组织国家存在基建资金缺口|热点
- 隔夜外盘:欧美股市集体收跌 热门中概股多数走低 国际油价跌超1%-天天通讯
- 中国杂交水稻专家深耕马达加斯加|全球速讯
- 纽约股市三大股指5月31日下跌
- 视讯!狮城房价问鼎亚洲:人气旺上加旺 新加坡加码灭火
- 环球即时看!美股开盘:三大指数集体低开 热门中概股多数下跌 拼多多跌近4%
- 【财经分析】欧洲加息风向恐生变 欧元兑美元短期看跌 今亮点
- 观热点: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对管道进行了安全检查 一切正常
- 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会见特斯拉ceo马斯克 全球简讯
- 全球最资讯丨美股三大指数低开
- 资讯推荐:全球央行“购金热”背后:外汇储备多元化大势所趋
- 【美股盘前】法拉第未来一度涨超12%;英伟达走低,跌近1.5%;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将于6 月 6 日启动
- 俄国家杜马批准俄通过远东路线向中国输送天然气的协议
- 天天信息:海南省医疗保障局三级调研员王衍被查
- 全球微资讯!越南陷电力危机 1.1万家公司已同意尽可能削减电力消耗
- 2023泰国旅游交易会揭开泰国旅游“神奇篇章”
- 世界热点!时隔十余年 首架委内瑞拉客运直航航班抵达大马士革
- 当前热讯:人工智能生成视频或扰乱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
- 环球焦点!俄工贸部:2023年国产飞机应占俄各航司机队的15% 国产直升机份额达到88%
- 国际油价跌超4.4%、美油跌破70美元关口 后市怎么走_全球资讯
- 今日视点:日本4月工矿业生产回落
- 【世界聚看点】澳大利亚央行:普华永道“滥用政府税收计划”丑闻得到解决前 不会与其签署新合同
- 连续四年 法国成欧洲最具投资吸引力国家_当前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