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拜登当地时间6月3日签署关于联邦政府债务上限和预算的法案,意味着旷日持久的美债上限闹剧告一段落。但是,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美债风险都未消减。规模不断增加、政党争斗恶习难改、金融市场可能面临流动性挑战等,都表明美债上限问题只是被暂时搁置了,并未真正消除,仍可能在下届总统大选后的2025年威胁美国和全球经济。再考虑到通胀居高不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影响,美国经济风险依旧只多不少。
(资料图)
当地时间6月3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一项关于联邦政府债务上限和预算的法案,使其正式生效。该法案之前在美国会众议院和参议院先后获得通过。
该法案暂缓债务上限生效至2025年年初,并对2024财年和2025财年的开支进行限制。该法案还规定了收回部分未支配的预算拨款、对某些联邦福利项目实施更严格限制等内容。这是自二战结束以来,美国第103次调整债务上限。
表面上看,旷日持久的美债上限闹剧终于告一段落,但是,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美债风险都未消减,如今的政策依然是治标不治本,这颗“定时炸弹”仍然是个威胁。
首先,美债“雪球”还在继续变大,且丝毫没有减缓的迹象。数据显示,目前美国国债总额已超过31.46万亿美元,未偿国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从2019年底的106%上升至2022年底的120%以上。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10年后这一比例将进一步升至132%。
对发达国家而言,未偿还国债占gdp的比重一般以不超过60%为警戒线。美国债务率却超出了警戒线一倍,并且债务增速大大超过gdp增速。倘若把gdp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偿付能力的标准,那么美国已经严重“资不抵债”。
然而,凭借美元霸权地位,美国对天量举债有恃无恐。有分析认为,美元在国际交易中广泛使用,使美国具备以优惠利率用本国货币交易和借贷的过度特权,从而绑架了一些主权国家和全球投资者的利益。这种“大而不能倒”的垄断优势,制造了美国“资不抵债”而不破产的怪象。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必须采取各种手段极力维护美元霸权。但是,美国如果缺乏实际偿付能力,其无限扩大负债、举新债还旧债的行为,与庞氏骗局并无二致,终有难以为继的那一天。
其次,美国政党争斗恶习难改。长期以来,华盛顿的政客们为了争取选票,寅吃卯粮,养成了为战争、为减税、为各种选举承诺借钱的习惯,导致政府债务节节攀升。
对美国政府来说,要从根本上缓解乃至解决债务问题,必须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比如,取消非法的贸易和投资壁垒,改善国际收支状况;遏制过度金融化,提振实体经济;减少非必要军费开支;减少采用极端货币政策;等等。但这些举措吃力不讨好,不利于美国政客实现短期利益。
从本次博弈的结果来看,虽然两党最终实现妥协,但也只是为“美债炸弹”指针按了暂停键。美国媒体指出,债务上限问题被暂时搁置了,但该问题可能在下届总统大选后的2025年威胁美国和全球经济。德国媒体表示,美国党派斗争阻碍了寻找永久ag九游会登录的解决方案,破坏了国会的预算程序,导致美债上限问题反复上演。
再次,美债上限问题告缓,并不意味着美金融市场“警报”解除。有分析认为,达成债务上限协议后,美国财政部将在短时间内大量发行债券,以“迅速填补国库空虚”。美国摩根大通银行预计,美国财政部可能在联邦政府债务上限提高后7个月内,发行总额接近1.1万亿美元的国库券。
此举将会进一步抽走美元流动性。这不仅将加剧银行业近来广泛存在的存款外流问题,让银行面临更大流动性压力,而且可能推高短期贷款和债券利率,让本就在高利率环境下承压的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提高。业内人士担心,银行流动性枯竭“可能对风险资产造成更为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在金融行业不确定性已经提高的当下”。
还要看到,两党在债务上限问题上多次“玩火”,严重损耗了为美元背书的美国国家信用。同时,美国近年来频频挥舞“制裁大棒”,不断加大金融制裁范围,也在持续透支美元信用。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摆脱对美元过度依赖,通过多元化货币储备、建立本币结算机制和加强国际合作等探索“去美元化”路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四季度,美元在各国央行外汇储备中占比降至58.36%,是1995年有数据记录以来最低水平。美国财政部3月份发布的最新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显示,今年1月份全球至少有16个国家出售了美国国债。这一趋势反映了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美国债务经济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和美元资产的不可靠性。
随着美债上限问题告一段落,市场关注焦点再度回到美国未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上。当地时间6月1日,美国供应管理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6.9%,低于4月份的47.1%,已连续7个月萎缩,持续萎缩时间创下2009年以来最长。其中,新订单加速萎缩,原材料成本降幅为近一年最快。疲软的经济数据让美国经济前景更加黯淡。虽然此次美债上限危机暂时缓解,但考虑到通胀居高不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影响,美国经济风险依旧是只多不少。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标签:
- “脱钩断链”侵蚀全球高效合作根基-天天视点
- 环球今热点:美债“闹剧”暂缓但风险犹存
- 英国航空公司遭网络攻击,员工个人信息泄露
- 每日报道:欧洲法院判决波兰司法改革违反欧盟法律
- 【环球财经】英国5月份新车登记同比上升16.7%_环球热点评
- 开盘大涨!沙特们的目的达到了?_世界讯息
- 热门看点:德国4月出口额环比上升1.2% 对华出口大幅增长
- 德国4月商品出口额环比上升|当前消息
- 天天速递!国际航协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已着手制定航空业塑料相关联合指南
- 俄外交部:俄罗斯-联合国粮食协议磋商将于6月9日举行
- 推动汽车全生命周期碳减排:宝马集团构建循环经济模式|每日报道
- 当前头条:沙特自愿减产捍卫油价 这次油市会买账吗?
- 佩斯科夫:俄罗斯广播电视网络部分线路遭黑客攻击
- 欧佩克 再次减产、沙特额外削减产量 能斗过空头吗?_热消息
- 英国服务业第二季度表现稳健
- 福岛第一核电站港湾鱼体内放射性物质超标180倍 环球热讯
- 环球报道:韩外长会见沙利文,美方:希望更多韩企投资阿拉斯加州的液化天然气开采项目
- 美欧日韩厂商押注北美电动车市场,一文读懂谁是“赢家”与“输家”
- 昌江黎族自治县纪委原副书记、监委原副主任陈少坤被查-全球焦点
- 消息人士:欧盟委员会将从乌克兰进口农产品的禁令延长至9月中旬
- 【天天聚看点】4月全球央行的黄金持有量一年多以来首次下降
- 欧元区4月ppi环比下降3.2%|要闻
- 行走在夏天里,清凉谷带您轻松一夏
- 研究:韩国老年人贫困率2020年达40.4%,高居经合组织之首-环球速看
- 环球观点:消息人士:欧盟委员会将从乌克兰进口农产品的禁令延长至9月中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