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企全面退出lcd(液晶显示器)领域,面板行业仍处行情底部背景下,面板巨头就面板尤其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的市场争夺加剧。
日前,据韩媒报道,京东方及其子公司对多家三星在华公司提起侵害发明专利权诉讼,相关案件于5月中下旬在重庆首次开庭审理。有业内人士表示,京东方此举可能是对三星此前在美国发起专利侵权诉讼的“回击”。
今年1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接受三星显示针对美国17家零件批发商的专利侵权诉讼。三星指控这些厂商在维修智能手机显示器时使用廉价的中国面板,这些产品侵犯了三星的知识产权。业内认为,虽然三星并未点名,但实际指向了京东方等中国面板制造商。
(资料图片)
《中国经营报》记者就此联系采访京东方及三星中国方面,其表示,不对相关外界传闻发表评论,暂没有新的进展内容发布。不过,业内多认为,诉讼消息传出的背后,实际上反映的是当前面板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
在韩国面板巨头三星、lgd相继退出lcd领域后,oled面板成为面板巨头争夺的焦点。此前,三星在中小尺寸、lgd在大尺寸oled领域占据绝对优势,不过近几年在以京东方为代表的中国面板厂商的冲击下,地位受到挑战。数据显示,2019年,三星在oled屏上的市场份额高达88%,而到了2022年已降至60%;中国厂商的份额则从2019年的3%上下增长至30%。2022年京东方凭借13%的份额超越韩国lgd(lg显示),仅次于三星,且全球前十中有五家是国内厂商。
oled争夺战打响
中韩面板产业的竞争由来已久。过去30年,面板产业的竞争主要在东亚地区展开,面板产业从日本起步到向中国台湾、韩国转移,再到中国面板产业迅速崛起,目前全球面板产业基本已形成中、韩两强竞争格局。
由于面板产业目前仍处下行周期,绝大部分面板厂商都在承压经营。日本面板企业joled甚至在今年3月27日宣布,因持续亏损以及过高的负债,正式向东京地方法院申请破产重整。日本面板势力的进一步收缩,以及全球面板市场的低迷,为全球面板巨头颠覆原有格局提供了新机遇。
基于竞争路线和技术重点的选择,韩国面板巨头目前已相继退出lcd领域。2022年6月,三星关闭在韩国的最后一条lcd面板生产线。今年一季度,lgd出售最后一条广州8.5代lcd生产线。东海证券指出,lcd已演变成中国面板厂商称雄独霸的格局,目前中国厂商产能占比超60%。
“lcd领域前些年竞争十分激烈,内卷严重,韩国面板巨头转而将重点放到了自己布局多年、优势明显的oled领域”,一位面板产业观察人士告诉记者,原想在这个面板领域的“下一站”占据绝对优势,没想到这么快受到中国面板厂商的有力挑战。
oled面板具有主动发光、轻薄、响应速度快、色彩丰富、分辨率高等特点,广泛适用于手机、车载显示等显示设备上。由于自带这些优势,从2017年苹果手机开始采用oled屏替代lcd屏开始,目前越来越多品牌和型号的手机已采用oled屏幕。国际oled协会表示,到2023年oled面板出货量预计将达到10.7亿块,占智能手机的84%。
也因此,尽管近两年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消费电子产业仍处于下滑态势,oled市场仍迅速增长,渗透率稳步提升。群智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柔性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约1.04亿片,同比增长约20.8%。
与此同时,过去几年中国与韩国在oled屏幕的市场份额差距大幅缩小。
omdia《中小尺寸型显示器时长追踪报告》显示:2022年,三星在中小型尺寸amoled占据56%的总市场份额,排名第一;京东方年度首次超过lgd,占12%位列第二。此外,第3—5名分别是lgd、维信诺、和辉光电,前五名合计市场份额超90%。
这种竞争态势延伸至今年一季度。cinnoresearch最新研报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三星显示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0.7亿片,同比下滑32.7%,市场份额由去年同期的70.2%缩窄至53.3%;同期京东方出货量约0.3亿片,同比大增68.4%,市场份额21.3%,首次超过两成,进一步缩小了与三星的差距。
以苹果手机为例,三星很长时间都是苹果手机的oled屏幕独家供应商,不过近几年,京东方打入“果链”,越来越多的苹果屏幕开始采用京东方oled屏幕。对苹果来说,这是摆脱对三星的依赖和强化对供应商掌控的举措;对京东方而言,通过苹果严苛考验,是对其oled屏幕品质的肯定。
两分天下?
在可预见的将来,oled的渗透率仍然会持续提升,各家面板厂商也在持续加码。
omdia近日预测苹果会在2024年将oled面板率先应用在ipad pro中,并且到2026年,苹果可能将会推出折叠屏ipad。该机构称,这意味着it oled面板的出货量今年将达1290万片,到2024年将翻一番,达到2540万片。
为确保苹果ipad和macbook订单,三星电子和lgd斥资数十亿美元扩充中型oled面板产能。
除了继续深耕lcd领域,中国面板厂商在oled领域也在全面发力。广发证券研报显示,京东方三条柔性6代oled线已建设完毕,其中,成都、绵阳产线均已实现量产,重庆产线正在产能爬坡阶段。此外,tcl华星、深天马、维信诺、和辉光电等均已布局6代oled产线并实现量产。
京东方在4月4日的业绩发布会上表示考虑建设第8代或更高版本的it oled生产线。
近日iphone 15消息频出,知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更直称,若未来数月的开发与生产顺利,京东方将一跃成为iphone 15与15 plus的最大屏幕供应商,供应比重约70%,超过三星、lg。
而在大尺寸面板领域,韩国lgd主攻w-oled,三星显示生产qd-oled,lgd在全球占据着明显优势。
中国面板厂商则将重点放在成本更低的差异化路线上,比如tcl华星押注印刷oled技术方向,过去几年,tcl华星通过对日本joled的投资合作,已获得印刷oled相关专利授权。维信诺也搭建了试验线,积极推进大尺寸oled相关研究。
而京东方则选择了全面布局的策略,京东方在合肥搭建了蒸镀w-oled、印刷oled试验线等。“全面布局的动作只能由资金、技术实力雄厚的巨头来完成,虽然耗费更多的金钱精力,但不错失风口,以足够的耐心和家底等待不同技术路线竞争的明朗化。”上述面板产业观察人士表示。
据omdia预测,单看已公布项目,到2026年,中国oled面板产能有望占到49.04%,与韩系oled面板厂商平分秋色。
韩国《朝鲜日报》此前警告韩国oled产业,尽管韩国厂商还在独霸oled面板市场,但中国厂商在lcd面板上发生的故事,很可能在oled面板上重新上演,超越韩国厂商甚至也只需要5年。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我国我国oled技术发展起步较晚,此前中国面板产业多采取跟随策略,一方面是专利技术储备较薄弱,另一方面,跟随策略虽然风险较低,但也会陷入被动的局面。
据kipo最新调查,2011—2020年韩国的oled专利申请量5384件,占比43%位居世界第一。中国的专利数3273件,占比26%位居第二。这也成为文章开头中韩面板巨头互诉消息传出的一个背景。
业内人士提醒,虽然近些年中国面板特别是oled面板领域进展迅速,但三星等韩国面板巨头在oled布局多年,技术、专利、人才、产线良率等方面积淀深厚,虽然中国面板厂商近两年市场份额增加迅速,却是牺牲利润以更低价格去抢占的这部分市场,且多集中在国内手机等消费电子品牌改用国产面板上,因此,中国面板巨头依然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充足的准备,以及继续做好技术专利积淀和产线良率提升工作。
京东方执行副总裁、显示事业首席执行官高文宝曾在业绩交流会上坦言,“oled投入非常巨大,加上市场对价格的强烈诉求,盈利在当前来讲是非常有难度的。”
“说到底,面板产业拼的还是技术、良率和成本优势。”上述面板产业观察人士表示,技术专利需要巨额研发投入和长期积淀,否则很难突破这个壁垒。此外,就是通过升级产线、提升产品良率以及成本优势来制胜未来。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标签:
- 中韩面板攻防战升级_观热点
- 隔夜外盘:美股三大指数小幅收涨 特斯拉涨超4% 日线11连涨 环球观焦点
- 英国前首相约翰逊宣布辞去议员职务
- 纽约股市三大股指9日上涨
- 俄企计划在2026年前研制出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用发动机|天天看热讯
- 加拿大5月就业人数减少1.73万人 9个月来首度下降|视点
- 百家跨国公司看中国|访挪威海产局首席执行官christian chramer: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我们在这里的投入将是长期的
- 走向贸易保护主义 英美签署“大西洋宣言”
- 全球热资讯!加拿大5月就业数据疲软
- 美股三大股指早盘涨跌不一 全球即时
-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去年新增13000名员工 创2013年以来最大增量
- 讯息:2023年东盟与中日韩区域经济展望中国论坛顺利举办
- 英美加强关键矿产、ai等领域合作,但自贸协定泡汤了?
- bp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戴思攀:天然气结构性短缺在未来3-4年仍会存在
- 日本监管机构寻求对不当发行债券的地方银行进行处罚
- 焦点播报:应对住房短缺 南非推广3d打印房屋
- 中国—塞尔维亚自贸协定第一轮谈判在塞尔维亚举行
- 意大利4月工业产值同比下滑7.2% 系2020年7月以来最大降幅 今日最新
- 黎斌被查
- 币安美国:银行伙伴有意暂停美元法定货币渠道
- 天天热推荐:受加拿大野火浓烟影响 美国多州拉响空气污染警报
- 华尔街投行迎来新一轮裁员 多家机构一季度投行业务收缩
- 瑞士政府与瑞银签署损失保护协议
- 英国商会:英国今年经济增长0.3% 全球即时看
- 美联储紧急银行救助工具首次突破千亿美元 资金继续涌入货币市场基金 全球新动态
- 美参院外委会通过所谓“终止中国发展中国家地位法” 中方驳斥-环球讯息
- 市场担忧伊朗原油供应将增长 国际油价8日下跌
- 通讯!日本央行释放维持ycc政策信号 日债买盘涌入
- 全球今头条!英国政府为油气行业暴利税设定下限 欲提振能源供应
- 云米618狂欢:pick炫酷智能家电,打造您的理想家居
- 「会省才敢花」,中国新消费时代启示
- 今日要闻!日经225指数收涨1.97%
- 【环球播资讯】四大国际组织:上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