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进口商品定价存在分歧,印度执法局扣押小米48亿元人民币事件有了最新进展。印度执法局发布通知,这部分资金将要被正式没收。
2022年,印度执法局对小米进行指控,称小米及其旗下印度子公司小米印度以“特许权使用费”的名义向国外实体非法汇款,这违反了印度1999年《外汇管理法》的相关规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小米公司对此回应称:“小米在全球范围内坚持合法合规经营,并遵守经营地的相关法律法规。”
48亿几乎相当于小米去年半年的利润,特许权使用费算不算作是进口商品的价格有争议很正常,但是随随便便一纸公文“空手套白狼”属实过分了。
掰扯都懒得掰扯,直接上手明抢怎么行!小米的这场官司陆陆续续打了一年多,事情并没有往偏向小米的这一边,甚至陷入了资金被全部没收的危机中。
其实不光是小米,没完没了的税收检查,莫名其妙的调查指控,用各种理由从外资企业身上变相吸血,这几年在印度算是家常便饭。
2021年开始,印度就频繁对中国公司出手,小米公司的印度办事处曾遭到了突击搜查。当时被搜查的,还有包括华为、oppo在内的其他中国手机制造商。
小米的遭遇最为典型,也最赤裸裸。这背后与小米多年在印度的成长密切关联。印度是小米国际化的起点,也是其海外最大市场。
中国公司在印度的生意越做越大,麻烦反倒越来越多。小米之外,华为、中兴、oppo、vivo等企业,都遭到过印度税务部门的清查。
日渐严酷的针对性粗暴监管,将印度难看的吃相暴露无遗。印度当局对小米等中资手机企业的打压,进一步加剧其运营压力,破坏市场自由竞争。
一个基本的道理是,相比于充分的竞争,产业靠保护是难以真正成长的,本土制造业从弱到强,不能靠打压他国来实现。
在改善“印度制造”软环境方面,印度最缺实效的举措。企业做跨境投资,看准的是实打实的营商环境和产业基础,最怕的是保护主义下的“欲加之罪”。
从市场、劳动力结构和价格等因素看,印度是重要的市场和工厂。印度要把本土市场做大做强,让其充满活力,没有公平竞争的环境等于纸上谈兵。
印度曾公开宣称要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在多个新兴产业发力实现“弯道超车”,而很多中国厂商在这方面的政策、人才、产品等多种优势,依然无法撼动。
想要成为“中国 1”的人很多,但实际这个“1”却很难找。“下一个中国之所以还在中国”,不仅是中国向内有规模巨大的市场,兼具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还有向外的开放决心与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内外缺一不可。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标签:
- 【新要闻】【西街观察】吃相难看的印度成不了“世界工厂”
- 【环球财经】俄罗斯增加提供退税服务的口岸数量-每日热门
- 全球财经连线|英国4月gdp环比增长0.2% 经济增长前景几何?-环球新消息
- 美股开盘: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道指跌0.43% 特斯拉冲击14连涨|世界热点评
- “原则上不会参与下一届世界杯” 梅西亮相快手直播间 访谈及未来规划
- sk-ii“神仙水”陷产地核污染风波:如何应对日本福岛事件核辐射担忧?
- 美股盘前丨美国5月ppi同比升1.1% 美联储利率决议来袭
- 【环球财经】莫斯科交易所美元兑卢布汇率上破85 为一年多以来首次
- 百家跨国公司看中国|专访丸红株式会社执行董事筱田聪夫:开放的中国市场必将为各国企业提供更多机遇
- 韩国房价犹如过山车 大起大落背后是什么原因? 看热讯
- sk-ii“神仙水”日本产地涉嫌核污染?宝洁回应 环球短讯
- 普京指示建立无人机设计和生产支持中心网络
- 当前头条:前瞻|似鹰还鸽?美联储明晨或以鹰派指引按下加息“暂停键”
- 天天即时:中国日本商会:利用rcep的在华日企增多 2023年有望进一步释放活力
- 俄罗斯收购博世工厂,接管又一西方资产_环球新要闻
- 白宫派人调停西海岸港口罢工 供应链混乱谁赢谁输? 关注
- 环球热资讯!菲律宾马荣火山活动加剧 存在大规模喷发可能
- 探寻无界家居艺术:faenza法恩莎x设计上海
- 日本农水产品出口设新目标,日本最大农业协会欲发力中国市场
- 亮点回顾:faenza法恩莎x 2023上海国际厨卫展
- 快看点丨低生育率与人口高龄化持续,韩高龄就业者逐渐增加
- 国际能源署:未来几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将放缓-热门看点
- 日媒: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将于7月访日 岸田文雄将决定核污染水排海时间
-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未来峰会应有助于推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环球快消息
- 更高效率,更低成本,一文读懂景栗科技多触点随访模式
- 天天百事通!花旗前首席经济学家:今夜美联储会停止加息 但不该停
- 焦点速看:能源价格走高 日本电费继续上涨
- 国际油价走高
- 全球快资讯丨东京股市继续上涨 两大股指连日刷新泡沫经济后新高
-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推迟访俄时间 世界速看